200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对策

来源:实习与就业服务中心  作者:  2017-04-01       21


    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13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如何应对今年的就业压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严峻形势之下两大因素不容忽视,一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进一步增大,使得一些基础建设、能源、钢铁等行业供求关系发生变化,这必将影响这些行业对毕业生的需求;二是人民币升值和金融风险压力增大,这对纺织、服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的用人带来影响。

  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从地区看,东部省市吸纳了全国5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而西部不足20%;从学历看,高职高专毕业生仍然是就业的难点和重点;从学科专业看,工科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就业形势较好,而一些文科专业就业出现困难。

  另外,一些新情况值得关注。一是用人需求向重点大学集中、向研究生集中,一些地方院校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二是高校毕业生“重心”下移受阻,由于下岗失业人员、中学毕业生、农民工等的抢占,一些低端岗位被占领;三是研究生就业率出现下降的趋势;四是近年来待就业毕业生有增加的趋势;五是社会的有效需求赶不上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以及东部一些中心城市限制人口政策的出台。

  实事求是地说,大学生找个工作并不难,难的是找一个理想的工作。从客观上讲,大学生应该也能够找到一个人尽其才的理想岗位,否则,于情于理于国于家都不利。

  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需要国家、高校、毕业生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在各自的权利义务范围内各司其责。

  从国家层面上来说,应抓调控、抓市场、抓服务。

  抓调控要以项目带动为突破口。劳动力资源存在“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属性,这直接导致了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大院大所人满为患,而艰苦行业、边远地区则少有人问津。面对这种状况,政府有必要通过宏观调控方式来缓解。当前,最有效的调控手段是项目带动,国家可以通过诸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进村、进社区计划”、“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计划”等项目,合理调控和配置高校毕业生资源。

  抓市场要在广开渠道的同时抓安全。目前,毕业生求职全国“大串联”、招聘会规模过大、网络联盟不健全等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特别是有些招聘会规模大、效率低、隐患多的现象时有发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抓服务要突出强调有效性。不少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恐慌、焦躁心理,甚至悲观、自卑情绪,这就要求政府拿出一定的财力、人力和物力,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从高校层面来说,应抓重点、抓难点、抓热点。

  在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面,高校要认真分析研究本校、本院(系)、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矛盾和轻重缓急,做到纲举目张、重点突破。

  在难点上,高校要注意“抓两头带中间”,即要做好学习好的学生和贫困生的就业工作,抓学习好的学生的就业,可以树立正气和典型;抓贫困生就业,可以保持稳定。这样能带动和促进中间层面的毕业生就业。

  在热点上,高校要培养敏感性和敏锐性,尽量做到先知先觉,提前做好预案,以防患于未然。同时,还要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从毕业生层面来说,应抓机遇、抓信息、抓落实。

  当前,很多毕业生还在犹豫不定,尽管手中有几个Offer还是迟迟不签约,岂不知,用人高峰稍纵即逝。所以,建议目前有就业意向的同学尽快签约。

  还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一方面,要尽快与学校就业部门联系,取得主渠道的帮助和支持;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地缘、血缘、学缘”的关系,在有目标的情况下,要重点“捕鱼”。

  大众化教育必然导致大众化就业。于是,不就业族、考研族、创业族、打工族、出国族纷纷出现,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越来越多样化和多元化。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理想的职业固然重要,但在没有更好选择的前提下,暂时屈就也是权宜之计。

  具有高附加值人力资本的高校毕业生没有必要刻意追求一时的“完美”,完全可以先就业,然后在职业发展中选择从事的专业,进而在不断积累中成就自己的事业。这种理念应该成为当前毕业生就业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