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成本过高 四大矛盾困扰着大学生就业市场

来源:实习与就业服务中心  作者:  2017-04-01       15


    11月1日,"中南六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研讨会"在广州珠江宾馆举行。据了解,在该次研讨会上,100多家来自广东和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和四川等中南六省的高校就业办主任共聚一堂,就关于"大学生就业"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讨论。 

  在该次会议上,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指出,"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有2500万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还面临着一些长期积累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结构性矛盾突出,将使高校毕业生与其他求职者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不合理和高等教育职业方向不明确,将导致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矛盾更加突出。而大学生职业意识薄弱、观念陈旧,将导致社会就业观念与就业状况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基层人才匮乏和大学生不愿意到基层就业的矛盾在较长时间内还会继续存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使得" 十一五"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还要面临比较严峻的挑战。

  在这种严峻的背景下,面临着越来越大压力的大学生就业工作今后应该何去何从?对此,李小鲁提出了自己的有关几点思考。

  就业指导人员专业性不够流动性大

  解决建议:尽快建立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就业指导队伍

  目前,广东省的高校就业指导人员还是以兼职为主,整个队伍稳定性很差,一般3~4年,有的甚至2~3年就换岗。

  随着传统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逐步向科学专业的职业发展辅导、职业咨询方向发展,建立一支"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人员队伍,显得十分重要,这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必不可少的组织保障。

  应当从学科建设、职称评定、身份待遇等方面,为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建立一整套制度,解决他们个人发展的后顾之忧,确保队伍的稳定性,提升队伍的专业性。

  供需见面会学生求职成本都已过高

  解决建议:政府应当专项投入建立一个集信息发布、查询、交流、远程面试等的公益性就业信息平台

  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滞后,已不能适应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随着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现场供需见面会的弊端越来越明显:规模越来越大,组织成本越来越高;场次越来越多,毕业生不断赶场,求职成本越来越高;场内人数越来越多,供需双方见面的效果越来越差;场面越来越拥挤,安全隐患越来越大......

  因此,加强信息化建设,打造一个共享的供需信息平台越来越显得必要。目前,人事、劳动、教育等部门都分别建立了各自的网络信息平台,但是,出于部门利益考虑,相互封闭,未能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导致信息渠道不畅通、岗位信息利用率低,造成"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的现象。政府应当专项投入,建立一个集信息发布、信息查询、信息交流、远程面试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公益性就业信息平台。

  "高就业率"隐藏"低满意度"

  解决建议:政府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建立不同学历层次毕业生的最低薪酬制度

  高就业率可能掩盖某些矛盾,如果不从政策制定、制度设计、体制改革、机制建设等深层次因素方面探索解决方案,这些矛盾有可能激化。

  1. 高就业率掩盖低满意度。

  近年来,广东省高校毕业生持一直续保持高就业率。但是,与持续的高就业率相伴相随的,却是逐年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这些压力归根结底是大学生对就业状况的不满意。教育的不公平、高成本以及传统的精英情结等因素,必然产生高就业期望;就业期望越高,就业满意度就会越低。

  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防止新"读书无用论"和新"脑体倒挂"现象的出现。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为规范用人单位的行为,防止"人才高消费", 政府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建立不同学历层次毕业生的最低薪酬制度,引导用人单位理性、合理使用人才,合理配置高校毕业生资源。

  2.高就业率造成大中城市仍需求旺盛的假象,影响大学生下基层。

  多年以来,广东省大部分毕业生都是集中在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尤其是集中在广州、深圳、佛山、珠海等几个城市。其实,近几年来,珠江三角洲的个别地区、个别领域(比如广州的教师、医疗等岗位)已经出现了人才饱和、供大于求的状况,但是持续的高就业率掩盖了这种真实状况,给毕业生和家长制造了认识上的误区。

  据介绍,广东省广大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50个山区县,人才缺口很大,特别是教育、医疗、农技等人才极其匮乏,严重影响到这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就业,解决基层和贫困地区人才短缺问题,是迫在眉睫的工作,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大学生创业缺乏实质性扶持

  解决建议:设立大学生创业小额贷款和"大学生创业就业基地""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创业"一条龙"服务

  目前,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更多的还只是停留在文件里、口头上,缺乏实质有效的具体措施。

  政府除了设立大学生创业小额贷款外,还应当设立若干"大学生创业就业基地"或"创业孵化基地",为有创业愿望并具备创业条件的大学生提供创业培训、开业指导、项目开发、小额贷款、办公场地、办公设备、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为大学生创业在申请、登记、审批等方面提供"绿色通道"服务,做好后续帮扶工作,尽量帮助他们创业成功。

  相关报道 本专科生就业率连续5年超90%

  李小鲁分析,广东省高校就业率"逆市走高"源自五大原因

  在"中南六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研讨会"上,记者了解到,今年广东省普通高校参加就业的本专科毕业生共197288人,其中本科毕业生69699人,专科(含高职)毕业生127589人。截至今年9月1日,2006年本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8.36%,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0.42%,专科(含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为87.15%。实现就业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多,其中,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比上年同期增加7566人,已就业专科(含高职)毕业生比去年同期增加27170人,不仅顺利实现广东省制定的就业工作目标,远远超过了教育部要求各地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必须超过70%的比例。

  据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分析,广东省高校就业率之所以能够"逆市走高",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广东经济发展具有比较强劲的实力,市场提供较充足的就业岗位,是保持高就业率的根本前提;

  第二,广东先行一步的市场经济给大学生就业市场化提供了先天的养分和后天的自觉;

  第三,广东学子就业观念已识时务地朝着市场的需求调整,最近两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已逐步显现由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动的趋势;

  第四,各高校高度重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少高校形成了良性的工作机制,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第五,广东省教育部门这几年根据广东的实际所采取的一系列积极推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也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广东省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切实落实领导责任,不断完善"以高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拓宽就业渠道等措施。

  以"以高校为基础"建设为例,所有的涉及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招聘活动、供需见面活动,都在高校校园内进行。据介绍,目前广东省"以高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已经形成了成熟的运作机制。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从去年11月~今年3月,为2006届毕业生共举办了39场供需见面会。据统计,广东省70%的应届毕业生是通过这种就业市场落实就业岗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