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为人生职业规划应该是从:一个人终生的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待的,它不对高考、求职、出国等人生重要事件负责,而着眼于从长远的角度来指导人生的发展过程。这样一来,则生命中就很难有无法解决的困难了,我们也可以换个视角审视职业发展并且能够从容不迫的经营未来。而且对一些无法克服的客观环境和不幸事件,也能够适应、调整并避免,以扬长避短。使处于不利条件下的弱势群体也可以一样享受成功。
提供具有普遍规律的原则来适用发展。因为每个人面临的情况千差万别,起始点各异。因此,在这里我们并不打算提出具体的规划工具和方法,只提出具体的原则让大家自己结合实际情况,帮助大家制定规划。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是:只有各人自己最了解自己的情况,这样才可以制定出最适合自己的规划。二是:规划往往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变化,面临这样的情况,大家可根据原则随时调整具体的应变措施。三是,没有一定的平台起点和对资源的依赖,使处于极端不利情况下的人也可以立足实际,逐步改善不利局面。
在下面的篇幅中,将主要介绍持久原则、藐视原则、生存原则、立足点原则、集中力量原则。
人生职业规划原则
一、持久原则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是位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众所周知,我们今天使用的电灯,就是他发明的。当时为了这一项发明,一共实验了6000多种纤维材料,经历了不知多少次的失败,才最终取得突破制出了我们今天广泛使用的电灯。
今天的大多数人相信有奇迹,的确世间是有奇迹、机遇的垂青。像爱迪生这样就是奇迹,不是一下子就得来的,他几乎花了一辈子才获得了奇迹。从我们通常的眼光看,他家庭条件不好,没有上学的希望,还带有局部残疾,这样的人在今天一定是什么都没有的人了。但结果却非如我们通常所想,就是因为他从一生的持久原则来进行职业规划。
持久原则需要我们从一个更高的高度,以唯物主义辩证法来发展的看待人生职业生涯。从辩证法的观点来看,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矛盾运动过程。一方面,在矛盾中的各种因素,如主要因素、次要因素,有利因素、不利因素等都处在不断相互运动、相互作用和变化发展之中,这种运动决定了事物的特征、现状、历史及未来。另一方面,事物的矛盾却永远不会停止消失。在矛盾运动中对立的因素将互相对立、互为支撑,并且互相消长转化着。
I.事物是由各种因素的相互运动过程决定的。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并不是什么人口中所说的虚无飘渺的运气。这也意味着机会不再可遇不可求,相反它将显示出它的无限性。许多事情之所以不会,是没有经历和学习过,并非是什么天赋,是人人通过努力都可以学会的。就像机会即是可以追求的,也是可以创造的。
II. 矛盾运动将贯穿生命的整个过程。矛盾即不会消失,也不会停止,而是生命中的必然规律。所以任何人都是一样,面临着各自的困难,当然难点却各有不同。所以遇到困难的时候,即不要气馁,也不要迷信成功人士,都是一样的。
III.事物处于矛盾的发展变化中。这意味着许多事情都可以改变,但却不是一鞠而就,必须依事物的客观规律进行改变。过去的已经无法改变,未来却取决于今天态度及努力。
IV. 矛盾的互为支撑,消长转换。没有困难就没有成功,困难做为事物的一方面是客观存在的。不解决困难,事物就无法转换,困难将永远困在眼前。只有克服、转换不利因素,事物才会朝着理想的方向转换。
从持久原则出发的重要性不仅仅表现在厘清事物本身的客观规律及变化趋势,更为至关重要的是,它提供一种改变当前状况的广阔的回旋余地,也使我们不再拘泥于具体事件的一时成败,得以从根本上解决人生职业生涯中的难题。
二、藐视原则
中国古代有个寓言,叫做“愚公移山”。说的是古代有一位老人,住在华北,名叫北山愚公。他的家门南面有两座大山挡住他家的出路,一座叫做太行山,一座叫做王屋山。愚公下决心率领他的儿子们要用锄头挖去这两座大山。并且说:山虽然高大,但是它却不会增加。我的力量虽然少,但我死了却仍有儿子,孙子,可以一直延续下去。只要这样坚持不懈,总有一天要把山挖掉。
这是一个浅而易见的故事,但却蕴含着很深刻的故事内涵。故事里面的主角试图去完成一个不可能的任务。虽然从理论上说,它是可行的,但稍具常识的人都将从实践直接推导出相一致的结论:它在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当然,我更倾向于认为是古人故意用简单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哲理。
通过藐视原则,将为我们揭示了解决困难,特别是巨大的困难的有效方法。它由三部分组成:
在战略上我们藐视一切困难。从长远来看,没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这一点是确信无疑的。我们不可以被困难吓倒,困难再难也是有限的。就比如进入人人羡慕的外企,无非就是学历、经验和赢利能力而已。学历不够,我们去学习;经验没有,我们就从相关工作开始,比如先去国内公司,逐渐积累;赢利能力不够,就去煅练,没有学不成的。只有不愿意去改变,或是惧怕你肯努力的人。
在战术上却要重视困难的组成部分。虽然我们在整体上藐视一切困难,但我们深深明白:改变事物需要从影响事物的一个个局部组成部分入手,只有解决好所有这些局部问题,事物才会发生转变。而我们是不能轻视这些克难的,那样就容易失败。相反必须极为重视,集中相对优势的力量去解决一个个问题。
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去实践。古人常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于解决问题,不在于你是否认识问题的本质,优秀的战略战术,而在于一步步的坚实的去实践。没有知识,可以去学习,而没有实践,则所有的卓越战略、战术都成了纸上谈兵,没有任何价值的。
人生往往会在不经意的情况下遇到一些不愿意去面对,或是无法面对的困难。如果不去面对,它就永远横在你的面前,挥之不去。这时候怎么办呢?要从整体、战略上藐视一切困难,这样我们才有勇气去克服困难。
但在具体上,我们却不再藐视每一个局部、细节的困难。因为困难之所以存在,一直无法解决那是因为它不容易被解决。我们强调藐视困难,但不能什么都藐视,那样将是盲目的。藐视和重视都将必须基于现实环境、必须有利于解决问题。藐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则需要从一个个的局部重视开始,从解决这些问题开始。
比例和尺度是藐视和重视最关键的地方,这是必须掌握却又矛盾的地方。面对这样的实际的困难,必须有战略上的认识和重视,才能从战略和细节上把这两者很好的统一起来。
三、生存原则
从前在咸阳城里,有个人卖兵器的商人。它首先拿起矛来说:我的矛是天下最锋利的矛,任何盾都可以刺穿;过了一个会儿,又拿起他的盾说:我的盾是天下最坚固的盾,什么矛都刺不穿。后来,有人说用他的矛去刺他的盾会怎么样?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矛盾的典故。
矛盾引申出的这一对矛盾,概括简凝的道出了职业生涯中最为基本的概念。毛泽东主席在论《持久战》中这样论述这一概念:“古代战争,用矛用盾:矛是进攻的,为了消灭敌人;盾是防御的,为了保存自己。直到今天的武器,还是这二者的继续。进攻,是直接为了消灭敌人的,同时也是为了保存自己,因为如不消灭敌人,则自己将被消灭。防御,是直接为了保存自己的,但同时也是辅助进攻或准备转入进攻的一种手段。应该指出:战争目的中,消灭敌人是主要的,保存自己是第二位的,因为只有大量地消灭敌人,才能有效地保存自己”。
客观的说,在职业生涯中,我们无法,而且也不可能在客观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外企求奇迹的发生。一切的发展只有基于现实的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去实现,而生存原则就是实现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追求发展是必然的,而生存是必须的,这两者并无矛盾的地方,其实说的都是一个意思:生存是第一位的,只有首先让自己生存下来,才能谈得上追求发展。
无数的事实都可以引证这个道理,许多人要不是太重视生存而忽视了发展;就是为一时发展丢掉了生存,这两种情况都是要不得的。比如说,为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而放弃了职业发展。也就是说,在没有能增加职业技能、社会历炼的情形下,仍为了暂时的稳定而放弃对一生的前途,这样在会在将来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反过来,也是不行的。为了追求发展,换工作、开公司、到外地发展,这样的话,在没有充分的为生存保障的前提下,是十分危险的。职业人生中,冒险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但不能是没有丝毫准备和把握的。人人都需要先吃饱饭,才能更好的工作,换言之,如果饭都吃不饱,也就无法工作、发展。
是否具备生存的积累和是否对职业成长有帮助是判断的唯一尺度。我们需要随时对自己进行评估,以便为作职业人生决策而做依据。
1.首先是职业成长判断,你是不是完全能够胜任目前的工作,如果不能胜任,那些需要学习、改进和克服;如果能够胜任,那么是否仍有发展的余地呢?或者说,即将去做的工作,能否适应、胜任,不能胜任的话,有那些需要补充学习的。我们还可以做如此检验,以验证当前工作对人生的作用:在极端恶劣的形式环境下,失去工作、朋友、亲人,你当前工作带给你的能力,还能否让你生存发展?这样就可以评定你目前的能力、工作价值对整个人生职业的影响。
2.其次是生存积累判断,你是不是具备了随时可以开始人生职业发展的基础。如果说人生职业发展像旅行一样的话,那么在城市间移动就成了职业人生最好的诠释。开始的时候,你处于起动城市,你要到一个心目中的目标城市,这中间隔着许多的城市。你不能一下子就到目标城市,就像军事家不能超越现有的条件去追求战争的胜利一样,那样是不现实,也是注定要失败的。相反,你只能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不断移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努力逐渐靠近终点,乃至最终胜利。在这个过程中,你只有在站稳了,并准备好到下一个城市的旅费,才能接着去旅行。如果在这个城市都没有生存保障,那可能还没有到下一站,就已经壮志未酬了。
3.生存的积累与职业成长的差异在于:职业成长有时是需要等待的,而生存的积累是现在、平时就可以做的。有时,我们想做许多事,比如找一个好工作,或是自主创业,但是条件不成熟。处在这样的情况中,不要气馁,也不要放弃,可以积极立足于现有的生存进行学习和生存积累,只要一有机会,在生存积累完备的情况下,就可以随时抓住机会。这样就可以:进可攻,退可守,从而让自己处于进退自如的境界。
生存和发展是人生的最基本、最常见到的主要矛盾,正确处理好这一对矛盾无疑将有利于人生职业的良好发展。同时,这一矛盾也是需要用心体会并小心处理的,因为把握这一矛盾的尺度将比了解、发现这一规律更加重要。
四、立足点原则
战国时齐国孟尝君手下有个叫冯谖的谋士。孟尝君让他收帐,他却烧了债权凭证,并且对孟尝君说:狡兔三窟,才可得以免死。如今殿下只有一洞穴,尚未能得以高枕无忧,臣愿替殿下再凿两穴。”最终,历史学家为之感叹:孟尝君为相几十年,没有纤介之微的祸患,倚靠的正是冯谖的谋划啊!
“狡兔三窟”,任何人都要在一定时候想好、安置好自己的退路和后路。冯谖为孟尝君干得第一件好事就是在常人看来愚蠢之极的“千金买义”。 它愚蠢是因为它放弃了诸多眼前的金钱利益,而着眼于长远的战略利益。
今天我们来评说职业生涯中的立足点是,其实是源于古老的战略思维,却又超出了原有的内函。这一则故事源于《战国策》,向后世阐述人生、军事、商业中足以影响成败的至关重要的重要因素,立足点支撑原则。
1.这就像上面说的,狡猾的兔子,往往为自己预备好几个洞穴,这个如果有事,还有下一个,而不至于因为一个出问题而全军覆没。楚汉争霸中,汉王刘邦为什么屡战屡败竟而不死,最终夺得胜利;而项王虽百战百胜,却因为失败一次就一败涂地,最终乌江自刎。虽然在代表短期利益的局部战场上,刘邦败了又败,但他在战略上却早已决定了胜负。刘邦拥有天府之国的蜀地和关中平原这两个根据地立足点,蜀地和关中易守难攻,物产丰富。再者,关中平原也是秦国统一天下的根本原因,当年六国抗秦,却一次也没有越过涵谷关到达秦国本土,说明那里除了拥有无以伦比的经济给养力,还有独特的天然军事地理条件。相反,项王得到天下后,没有占据关中,却回到没有军事地理价值和战略回旋余地的彭城。再者,加上分封旧贵族,造成统治的大部分区域,实际上是分散的诸候国。再加上战争大多是在项王的统治区域打的,严重的影响了经济的给养能力。这样的战略立足点优势,就使刘邦拥有了丰腴的战略回旋能力,最终战胜对手。
2.另外一点积极的意义在于,它是一种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许多问题之所以困扰着人们,不是在于人们不知道问题在那里,而是在于没有能很好的解决问题。而且许多还是积重难返的问题,在一次次的解决中失败,不断加重的。这个方法在于能力有限,无法一次解决问题时,提供最有效的办法。影响事物发展变化的因素虽各不相同,但却由一些主要因素主导着。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可以从集中有限的力量,从一部分相对容易的地方开始,一个一个解决,直到影响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都被解决,那么事物也就被解决了。比如说一个学习很差的同学,同时对每一科进行补习,可能每一个科目的变化都不明显,就很难使老师、自己和同学看到信心,也会很容易放弃。如果集中主要的学习力量,从一个科目开始,一科一科的学习,则能够很容易的看到成果,有利于激励着自己由胜利走向下一个胜利,直到到达最终成绩提高的目标。
立足点原则对人生职业生涯的积极影响。经常听到人说:想独立创业,又怕失败;给别人打工,又要看别人脸色,动不动还会给老板炒尤鱼。那么,有没有变两难为两全的方法呢?这里就有一个,就是立足点原则。为什么独立创业会怕失败呢?一般地来说,人都是从失败中学习、长大的,创业也是一样。没有谁是天生的企业家,也没有那个企业家不失败。对付创业失败的方法,不在于设法追寻不失败,而是在于实施立足点战略,让自己有能力应对失败,支撑自己渡过难关。打工遇到的困难,也是如此,大同小异而已。
五、集中力量原则
两个小孩跟一个画家学画,旁人对画家说,其中一个太笨,建议画家不要收。画家说,聪明的孩子就像薄锅烧水一样,烧的快;笨的孩子,就像厚锅,虽然慢一点,但终究会烧开的。各有各的条件,各有优劣而已。
从战略上我们藐视困难,但在具体的面对困难中,我们要重视困难。不但要重视困难,而且要集中最优势的力量去克服具体的困难。以多胜少是好办法啊!比如,一件卖不动的商品,你只收一半的价格如何,是不是很容易就卖了。亏本不亏本这里不说,当说解决问题,这是一个最好的好办法。
集中力量是由平凡变为不平凡的卓越法则。世间有没有奇迹、有没有天才,我说天生的就没有,后天努力的就有。为什么会有“奇迹”?打个比方,两个人进行马拉松赛跑。一个三心二意,一会看鸟,一会下河摸鱼,简直就像龟兔赛跑中骄傲的兔子;另一个则集中所有力量进行跑步,虽然客观条件可能差点,但胜利是无庸置疑的。这就是“奇迹”,是不是创造得很容易?就是这样容易,人人都可以去做。
如何着手解决问题呢?要选择一个最容易实行的地方,集中几倍的力量去实现。这是需要精心选择的地方,要保证初战必胜,这是开始。不能,尤其不能把有限的力量分散在许多问题上,每个问题都解决,最终一个都解决不了。或者吝啬的配置力量,希望以少胜多,以较小的代价去解决问题。在战略上这是可行的、是科学的,但是在战术上,这是错误的。
集中力量的力度问题。是不是每次都无限制的集中所有力量?不是的,那是不科学的,是浪费。集中兵力应根据实际的需要,一般集中于解决问题需要的五倍的力量即可。主要的原则是,相对集中,是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来决定的。
避免进行消耗式的职业人生过程。人的生命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但是职业人生发展的可能性却是无限的,所以要清醒的告诫自己:不要做消耗式的职业人生规划。不能每件事都只做一半,就畏难、畏烦而放弃;也不应该没有规划,看到什么有利的条件,就去追逐,最终什么都做不好。
掌握这个原则,就能带领自己离开被困难深陷的泥沼,从一个局部的胜利到另一个局部的胜利,最终完成全面的胜利。
总的来说,这几个原则都是一个本质的不同方面的反映,需要综合起来看待。有长远的持久原则,就能看清当前的问题;对于任何问题,我们都需要从战略的高度藐视,但是却要从局部重视;接着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从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开始,一个接一个的解决,像立足点一样,逐渐改变。而集中力量原则,正是保障具体问题解决的效果。这样,从战略到战术;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从集中到分散,有原则又灵活的解决人生职业生涯中的所有问题,让自己创造未来。
提供具有普遍规律的原则来适用发展。因为每个人面临的情况千差万别,起始点各异。因此,在这里我们并不打算提出具体的规划工具和方法,只提出具体的原则让大家自己结合实际情况,帮助大家制定规划。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是:只有各人自己最了解自己的情况,这样才可以制定出最适合自己的规划。二是:规划往往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变化,面临这样的情况,大家可根据原则随时调整具体的应变措施。三是,没有一定的平台起点和对资源的依赖,使处于极端不利情况下的人也可以立足实际,逐步改善不利局面。
在下面的篇幅中,将主要介绍持久原则、藐视原则、生存原则、立足点原则、集中力量原则。
人生职业规划原则
一、持久原则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是位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众所周知,我们今天使用的电灯,就是他发明的。当时为了这一项发明,一共实验了6000多种纤维材料,经历了不知多少次的失败,才最终取得突破制出了我们今天广泛使用的电灯。
今天的大多数人相信有奇迹,的确世间是有奇迹、机遇的垂青。像爱迪生这样就是奇迹,不是一下子就得来的,他几乎花了一辈子才获得了奇迹。从我们通常的眼光看,他家庭条件不好,没有上学的希望,还带有局部残疾,这样的人在今天一定是什么都没有的人了。但结果却非如我们通常所想,就是因为他从一生的持久原则来进行职业规划。
持久原则需要我们从一个更高的高度,以唯物主义辩证法来发展的看待人生职业生涯。从辩证法的观点来看,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矛盾运动过程。一方面,在矛盾中的各种因素,如主要因素、次要因素,有利因素、不利因素等都处在不断相互运动、相互作用和变化发展之中,这种运动决定了事物的特征、现状、历史及未来。另一方面,事物的矛盾却永远不会停止消失。在矛盾运动中对立的因素将互相对立、互为支撑,并且互相消长转化着。
I.事物是由各种因素的相互运动过程决定的。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并不是什么人口中所说的虚无飘渺的运气。这也意味着机会不再可遇不可求,相反它将显示出它的无限性。许多事情之所以不会,是没有经历和学习过,并非是什么天赋,是人人通过努力都可以学会的。就像机会即是可以追求的,也是可以创造的。
II. 矛盾运动将贯穿生命的整个过程。矛盾即不会消失,也不会停止,而是生命中的必然规律。所以任何人都是一样,面临着各自的困难,当然难点却各有不同。所以遇到困难的时候,即不要气馁,也不要迷信成功人士,都是一样的。
III.事物处于矛盾的发展变化中。这意味着许多事情都可以改变,但却不是一鞠而就,必须依事物的客观规律进行改变。过去的已经无法改变,未来却取决于今天态度及努力。
IV. 矛盾的互为支撑,消长转换。没有困难就没有成功,困难做为事物的一方面是客观存在的。不解决困难,事物就无法转换,困难将永远困在眼前。只有克服、转换不利因素,事物才会朝着理想的方向转换。
从持久原则出发的重要性不仅仅表现在厘清事物本身的客观规律及变化趋势,更为至关重要的是,它提供一种改变当前状况的广阔的回旋余地,也使我们不再拘泥于具体事件的一时成败,得以从根本上解决人生职业生涯中的难题。
二、藐视原则
中国古代有个寓言,叫做“愚公移山”。说的是古代有一位老人,住在华北,名叫北山愚公。他的家门南面有两座大山挡住他家的出路,一座叫做太行山,一座叫做王屋山。愚公下决心率领他的儿子们要用锄头挖去这两座大山。并且说:山虽然高大,但是它却不会增加。我的力量虽然少,但我死了却仍有儿子,孙子,可以一直延续下去。只要这样坚持不懈,总有一天要把山挖掉。
这是一个浅而易见的故事,但却蕴含着很深刻的故事内涵。故事里面的主角试图去完成一个不可能的任务。虽然从理论上说,它是可行的,但稍具常识的人都将从实践直接推导出相一致的结论:它在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当然,我更倾向于认为是古人故意用简单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哲理。
通过藐视原则,将为我们揭示了解决困难,特别是巨大的困难的有效方法。它由三部分组成:
在战略上我们藐视一切困难。从长远来看,没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这一点是确信无疑的。我们不可以被困难吓倒,困难再难也是有限的。就比如进入人人羡慕的外企,无非就是学历、经验和赢利能力而已。学历不够,我们去学习;经验没有,我们就从相关工作开始,比如先去国内公司,逐渐积累;赢利能力不够,就去煅练,没有学不成的。只有不愿意去改变,或是惧怕你肯努力的人。
在战术上却要重视困难的组成部分。虽然我们在整体上藐视一切困难,但我们深深明白:改变事物需要从影响事物的一个个局部组成部分入手,只有解决好所有这些局部问题,事物才会发生转变。而我们是不能轻视这些克难的,那样就容易失败。相反必须极为重视,集中相对优势的力量去解决一个个问题。
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去实践。古人常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于解决问题,不在于你是否认识问题的本质,优秀的战略战术,而在于一步步的坚实的去实践。没有知识,可以去学习,而没有实践,则所有的卓越战略、战术都成了纸上谈兵,没有任何价值的。
人生往往会在不经意的情况下遇到一些不愿意去面对,或是无法面对的困难。如果不去面对,它就永远横在你的面前,挥之不去。这时候怎么办呢?要从整体、战略上藐视一切困难,这样我们才有勇气去克服困难。
但在具体上,我们却不再藐视每一个局部、细节的困难。因为困难之所以存在,一直无法解决那是因为它不容易被解决。我们强调藐视困难,但不能什么都藐视,那样将是盲目的。藐视和重视都将必须基于现实环境、必须有利于解决问题。藐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则需要从一个个的局部重视开始,从解决这些问题开始。
比例和尺度是藐视和重视最关键的地方,这是必须掌握却又矛盾的地方。面对这样的实际的困难,必须有战略上的认识和重视,才能从战略和细节上把这两者很好的统一起来。
三、生存原则
从前在咸阳城里,有个人卖兵器的商人。它首先拿起矛来说:我的矛是天下最锋利的矛,任何盾都可以刺穿;过了一个会儿,又拿起他的盾说:我的盾是天下最坚固的盾,什么矛都刺不穿。后来,有人说用他的矛去刺他的盾会怎么样?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矛盾的典故。
矛盾引申出的这一对矛盾,概括简凝的道出了职业生涯中最为基本的概念。毛泽东主席在论《持久战》中这样论述这一概念:“古代战争,用矛用盾:矛是进攻的,为了消灭敌人;盾是防御的,为了保存自己。直到今天的武器,还是这二者的继续。进攻,是直接为了消灭敌人的,同时也是为了保存自己,因为如不消灭敌人,则自己将被消灭。防御,是直接为了保存自己的,但同时也是辅助进攻或准备转入进攻的一种手段。应该指出:战争目的中,消灭敌人是主要的,保存自己是第二位的,因为只有大量地消灭敌人,才能有效地保存自己”。
客观的说,在职业生涯中,我们无法,而且也不可能在客观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外企求奇迹的发生。一切的发展只有基于现实的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去实现,而生存原则就是实现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追求发展是必然的,而生存是必须的,这两者并无矛盾的地方,其实说的都是一个意思:生存是第一位的,只有首先让自己生存下来,才能谈得上追求发展。
无数的事实都可以引证这个道理,许多人要不是太重视生存而忽视了发展;就是为一时发展丢掉了生存,这两种情况都是要不得的。比如说,为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而放弃了职业发展。也就是说,在没有能增加职业技能、社会历炼的情形下,仍为了暂时的稳定而放弃对一生的前途,这样在会在将来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反过来,也是不行的。为了追求发展,换工作、开公司、到外地发展,这样的话,在没有充分的为生存保障的前提下,是十分危险的。职业人生中,冒险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但不能是没有丝毫准备和把握的。人人都需要先吃饱饭,才能更好的工作,换言之,如果饭都吃不饱,也就无法工作、发展。
是否具备生存的积累和是否对职业成长有帮助是判断的唯一尺度。我们需要随时对自己进行评估,以便为作职业人生决策而做依据。
1.首先是职业成长判断,你是不是完全能够胜任目前的工作,如果不能胜任,那些需要学习、改进和克服;如果能够胜任,那么是否仍有发展的余地呢?或者说,即将去做的工作,能否适应、胜任,不能胜任的话,有那些需要补充学习的。我们还可以做如此检验,以验证当前工作对人生的作用:在极端恶劣的形式环境下,失去工作、朋友、亲人,你当前工作带给你的能力,还能否让你生存发展?这样就可以评定你目前的能力、工作价值对整个人生职业的影响。
2.其次是生存积累判断,你是不是具备了随时可以开始人生职业发展的基础。如果说人生职业发展像旅行一样的话,那么在城市间移动就成了职业人生最好的诠释。开始的时候,你处于起动城市,你要到一个心目中的目标城市,这中间隔着许多的城市。你不能一下子就到目标城市,就像军事家不能超越现有的条件去追求战争的胜利一样,那样是不现实,也是注定要失败的。相反,你只能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不断移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努力逐渐靠近终点,乃至最终胜利。在这个过程中,你只有在站稳了,并准备好到下一个城市的旅费,才能接着去旅行。如果在这个城市都没有生存保障,那可能还没有到下一站,就已经壮志未酬了。
3.生存的积累与职业成长的差异在于:职业成长有时是需要等待的,而生存的积累是现在、平时就可以做的。有时,我们想做许多事,比如找一个好工作,或是自主创业,但是条件不成熟。处在这样的情况中,不要气馁,也不要放弃,可以积极立足于现有的生存进行学习和生存积累,只要一有机会,在生存积累完备的情况下,就可以随时抓住机会。这样就可以:进可攻,退可守,从而让自己处于进退自如的境界。
生存和发展是人生的最基本、最常见到的主要矛盾,正确处理好这一对矛盾无疑将有利于人生职业的良好发展。同时,这一矛盾也是需要用心体会并小心处理的,因为把握这一矛盾的尺度将比了解、发现这一规律更加重要。
四、立足点原则
战国时齐国孟尝君手下有个叫冯谖的谋士。孟尝君让他收帐,他却烧了债权凭证,并且对孟尝君说:狡兔三窟,才可得以免死。如今殿下只有一洞穴,尚未能得以高枕无忧,臣愿替殿下再凿两穴。”最终,历史学家为之感叹:孟尝君为相几十年,没有纤介之微的祸患,倚靠的正是冯谖的谋划啊!
“狡兔三窟”,任何人都要在一定时候想好、安置好自己的退路和后路。冯谖为孟尝君干得第一件好事就是在常人看来愚蠢之极的“千金买义”。 它愚蠢是因为它放弃了诸多眼前的金钱利益,而着眼于长远的战略利益。
今天我们来评说职业生涯中的立足点是,其实是源于古老的战略思维,却又超出了原有的内函。这一则故事源于《战国策》,向后世阐述人生、军事、商业中足以影响成败的至关重要的重要因素,立足点支撑原则。
1.这就像上面说的,狡猾的兔子,往往为自己预备好几个洞穴,这个如果有事,还有下一个,而不至于因为一个出问题而全军覆没。楚汉争霸中,汉王刘邦为什么屡战屡败竟而不死,最终夺得胜利;而项王虽百战百胜,却因为失败一次就一败涂地,最终乌江自刎。虽然在代表短期利益的局部战场上,刘邦败了又败,但他在战略上却早已决定了胜负。刘邦拥有天府之国的蜀地和关中平原这两个根据地立足点,蜀地和关中易守难攻,物产丰富。再者,关中平原也是秦国统一天下的根本原因,当年六国抗秦,却一次也没有越过涵谷关到达秦国本土,说明那里除了拥有无以伦比的经济给养力,还有独特的天然军事地理条件。相反,项王得到天下后,没有占据关中,却回到没有军事地理价值和战略回旋余地的彭城。再者,加上分封旧贵族,造成统治的大部分区域,实际上是分散的诸候国。再加上战争大多是在项王的统治区域打的,严重的影响了经济的给养能力。这样的战略立足点优势,就使刘邦拥有了丰腴的战略回旋能力,最终战胜对手。
2.另外一点积极的意义在于,它是一种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许多问题之所以困扰着人们,不是在于人们不知道问题在那里,而是在于没有能很好的解决问题。而且许多还是积重难返的问题,在一次次的解决中失败,不断加重的。这个方法在于能力有限,无法一次解决问题时,提供最有效的办法。影响事物发展变化的因素虽各不相同,但却由一些主要因素主导着。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可以从集中有限的力量,从一部分相对容易的地方开始,一个一个解决,直到影响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都被解决,那么事物也就被解决了。比如说一个学习很差的同学,同时对每一科进行补习,可能每一个科目的变化都不明显,就很难使老师、自己和同学看到信心,也会很容易放弃。如果集中主要的学习力量,从一个科目开始,一科一科的学习,则能够很容易的看到成果,有利于激励着自己由胜利走向下一个胜利,直到到达最终成绩提高的目标。
立足点原则对人生职业生涯的积极影响。经常听到人说:想独立创业,又怕失败;给别人打工,又要看别人脸色,动不动还会给老板炒尤鱼。那么,有没有变两难为两全的方法呢?这里就有一个,就是立足点原则。为什么独立创业会怕失败呢?一般地来说,人都是从失败中学习、长大的,创业也是一样。没有谁是天生的企业家,也没有那个企业家不失败。对付创业失败的方法,不在于设法追寻不失败,而是在于实施立足点战略,让自己有能力应对失败,支撑自己渡过难关。打工遇到的困难,也是如此,大同小异而已。
五、集中力量原则
两个小孩跟一个画家学画,旁人对画家说,其中一个太笨,建议画家不要收。画家说,聪明的孩子就像薄锅烧水一样,烧的快;笨的孩子,就像厚锅,虽然慢一点,但终究会烧开的。各有各的条件,各有优劣而已。
从战略上我们藐视困难,但在具体的面对困难中,我们要重视困难。不但要重视困难,而且要集中最优势的力量去克服具体的困难。以多胜少是好办法啊!比如,一件卖不动的商品,你只收一半的价格如何,是不是很容易就卖了。亏本不亏本这里不说,当说解决问题,这是一个最好的好办法。
集中力量是由平凡变为不平凡的卓越法则。世间有没有奇迹、有没有天才,我说天生的就没有,后天努力的就有。为什么会有“奇迹”?打个比方,两个人进行马拉松赛跑。一个三心二意,一会看鸟,一会下河摸鱼,简直就像龟兔赛跑中骄傲的兔子;另一个则集中所有力量进行跑步,虽然客观条件可能差点,但胜利是无庸置疑的。这就是“奇迹”,是不是创造得很容易?就是这样容易,人人都可以去做。
如何着手解决问题呢?要选择一个最容易实行的地方,集中几倍的力量去实现。这是需要精心选择的地方,要保证初战必胜,这是开始。不能,尤其不能把有限的力量分散在许多问题上,每个问题都解决,最终一个都解决不了。或者吝啬的配置力量,希望以少胜多,以较小的代价去解决问题。在战略上这是可行的、是科学的,但是在战术上,这是错误的。
集中力量的力度问题。是不是每次都无限制的集中所有力量?不是的,那是不科学的,是浪费。集中兵力应根据实际的需要,一般集中于解决问题需要的五倍的力量即可。主要的原则是,相对集中,是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来决定的。
避免进行消耗式的职业人生过程。人的生命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但是职业人生发展的可能性却是无限的,所以要清醒的告诫自己:不要做消耗式的职业人生规划。不能每件事都只做一半,就畏难、畏烦而放弃;也不应该没有规划,看到什么有利的条件,就去追逐,最终什么都做不好。
掌握这个原则,就能带领自己离开被困难深陷的泥沼,从一个局部的胜利到另一个局部的胜利,最终完成全面的胜利。
总的来说,这几个原则都是一个本质的不同方面的反映,需要综合起来看待。有长远的持久原则,就能看清当前的问题;对于任何问题,我们都需要从战略的高度藐视,但是却要从局部重视;接着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从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开始,一个接一个的解决,像立足点一样,逐渐改变。而集中力量原则,正是保障具体问题解决的效果。这样,从战略到战术;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从集中到分散,有原则又灵活的解决人生职业生涯中的所有问题,让自己创造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