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8月14日报道 外媒称,对正在放暑假的中国大学生来说,时下最流行的问候语是“你在哪儿实习”。实习(生)一词频频见诸报端。一名人力资源行业人士说,开学上大四的学生大部分都在实习。
日本《东洋经济周刊》8月10日一期指出,学生忙于实习的背后是严峻的就业形势。2013年,中国共有约699万名应届大学生毕业。如何使为数众多的“高端人才”找到工作是中国面临的一大社会问题,而作为解决途径之一迅速浮出水面的,正是实习。
报道称,近年来,进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数量持续减少,受人手短缺影响,工资水涨船高。企业常常招不到人。不过,只要一说“招实习生”,素质远超岗位需求的人才便蜂拥而至,而且成本和大街上招来的临时工相差无几。实习结束后,企业只需开张“实习证明”,盖个章交给学生即可。学生得到的,是一次可以写入简历的工作经验,为求职增加砝码。
其实,学生们也知道这种实习成不了实际工作经验,而且和正式聘用几乎不挂钩。
报道指出,应届生求职成为极端失衡的买方市场,归根到底是中国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末出台、本世纪头十年全面推行的扩招政策所致。三大原因导致中国的大学生数量疯狂增长。
第一是中国政府的政策。为摆脱以组装加工为中心的“世界工厂”模式,打造高端、高附加值产业,中国政府着手实现“人才高端化”。这是扩招政策的出发点。然而,在大学生增速过快的同时,产业结构转型却较为迟滞,这导致用工方的需求和社会供应的人才产生严重的结构性矛盾。
第二是大学的经营政策。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教育预算短缺,政府要求大学在经济上实现自立,包括允许大学经营副业等。对大学而言,扩招是增收捷径。于是,各大学通过各种手段争相扩招,包括新设专业、增加招生名额、开设分校等。这导致学生数量失控,加剧人才的结构性失衡。
第三是中国社会的阶级意识。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事实上长期处于等级分明的阶级社会,大学生及以上学历是“干部”,而高中生以下是“工人、农民”。而且,以持续1300年的“科举制度”为代表的崇拜官阶、学历思想在中国社会根深蒂固。家长无论如何也要让子女上大学。因此,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及其家长,即便在经济上入不敷出,也希望获得大学生的身份。利用人们这种愿望,通过降低学位门槛赚得盆满钵满的,可以说正是大学。
报道称,不顾需求争相扩产,陷入产能过剩,最终引起价格暴跌,这是中国经济的典型模式。在此意义上,大学毕业生泛滥也可谓中国经济的缩影。不管自己是否情愿,都将被迫成为“过剩人才”,这让中国大学生苦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