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反思就业观念 大学生就业选择离开大城市

来源:实习与就业服务中心  作者:  2017-04-01       9


     近年来,不同的统计资料都表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是大学毕业生们就业的首选之地,大连、厦门等二线沿海城市次之。这种“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中西部一套房”的就业心态,一方面使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满为患,不堪重负,另一方面也让中西部陷入了“发展缓慢-人才流失-发展更加缓慢”的恶性循环。 

     然而,持续增长的就业压力却使“事情正在起变化”:一部分毕业生开始理性地反思这种“唯大城市是从”的就业观念,并且反其道而行之――离开大城市。

    “我为当初选择‘离京’感到庆幸” 

    2006届中国人民大学硕士毕业生李棉管现在身处浙江金华。半年前,他令人吃惊地放弃了留在北京一家事业单位的机会,去了浙江师范大学。尽管一些朋友表示不解,但李棉管却认为自己的选择是“理性”的:如果留在北京,每天要挤3小时的公交,让人难以忍受;尽管月薪有4000多,但难保不会沦为“月光族”;最要命的是北京的房价,以自己的薪水,恐怕十年、二十年也未必能买得起房子,人生又有多少个二十年呢?

    李棉管说,这些都促使他义无反顾地来到了金华。而半年来离开北京后的生活也完全符合他的“预期”:一名大学教师在当地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声望,使他一毕业就过上了“中产阶级”的生活。“很多留京的同学经常打电话给我抱怨北京卑微、负重的生活,” 李棉管说,“每当此时,我总为当初选择‘离京’感到庆幸。” 

    2007届浙江大学毕业生江涛在上海实习了半年后也“有心归去”,回老家石家庄发展。他用略显夸张的口气告诉记者:“一无所有的自己,在上海活得太卑微、太没尊严了。”据他介绍,这半年,住的是地下室,20平方米不到的房间竟然挤了4个人。由于没钱在单位附近租房子,每天要挤十几站地铁上下班,高峰时被挤得像装在罐头里的沙丁鱼。有时候想想北京有一千万人口,自己只是一千万分之一,渺小得跟“蝼蚁”没什么区别。“上海虽好,跟我又有什么关系?花花世界,于我何加焉?”江涛说,“这是很多在上海打拼的同学的一个共同感受。没有房子、朋友和亲人,我们都只是些匆匆过客而已。”

    从城市化程度角度看,石家庄虽然无法和上海相比,但江涛认为,凭自己目前的消费水平,在石家庄的生活品质反而会大大提高。“既然如此,不如归去。”

   “就业逆流”引人深思 

    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曾做过统计,北京高校的毕业生希望在北京择业的在半数以上。在全国最有吸引力的城市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包揽了前四位。而中国人才热线发布的2006年大学生求职调查与此不谋而合,近七成大学生选择在深沪京穗这四座大城市工作。

    一项针对广州地区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在2006届毕业生中,74%选择了在广州、深圳两大城市就业。上海的调查则表明,上海高校毕业的大学生中98.4%的上海生源大学生和68.2%的外地生源大学生,将上海作为就业首选地。北京同样魅力无限,不久前举办的一次招聘会上,出现了四万研究生争抢四千北京户口的“盛况”。

    东部大城市受到毕业生热捧的背后,是广大中西部地区少人愿去、少人愿留,由此退化为“人才洼地”。同时,义无反顾挤向大城市的毕业生,面对激烈的竞争,不得不接受低薪就业、甚至找不到工作的窘境。据统计,广州、上海等地高校的大学毕业生纷纷降低对薪水的期望值,起点月薪降至1500至2000元左右。

    此外,记者调查还发现,即便找到较为满意工作的毕业生,也由于大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对当下的生活品质难言满意。在广州某报业集团工作的王雄炜说,在刚毕业两手空空的几年里,繁华的都市生活,非但不能带来生活品质的提升,有时候反而是种巨大的压力。

    毕业生初次就业向大城市集中的还让“城市不堪重负”。以北京为例。来自北京市教委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北京市高校毕业生人数年年见涨:2005年不到15万,2006年增加到17万左右,预计2007年可能突破20万人大关,其中研究生首次超过5万人。

    与此同时,北京的人口负荷疲态已现。2004年北京提出了“建设宜居城市”的口号,但由《商务周刊》和零点公司联合发布的“2005宜居城市排行榜”中,北京的排名由2004年的第3位跌至第15位。北京排名下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交通拥堵。

    北京市2006年“两会”上,接受审议的《北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力争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1600万。”据统计,2005年北京常住人口已经超过1530万,这意味着北京未来5年人口增长的计划空间只有70万。按目前北京人口的增长速度,任务可谓艰巨。

    国家人事部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了82万人。同时,近500万的毕业生在各地掀起了找工作高峰,京沪穗深等大城市更是趋于白热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开始“反向而行之”。与许多外地毕业生盲目进大城市找工作形成的潮流相比,他们是令人深思的“就业逆流”。

    以职业为导向还是大城市优先? 

    作为过来人,李棉管最想提醒2007届毕业生的是,在选择工作地点的时候,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作出理性选择,不能盲目。

    李棉管说,执意在北京发展的毕业生中不乏目标明确,且拥有实力的年轻人“用青春赌明天”,但也不排除有的毕业生不想放弃身居首都的优越感,此外,还有很多没有明确目标,来了再说的“唯大城市是论”的外地“就业盲流”。

    山西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丁润萍说,当代社会人才流动频繁,毕业生找工作不能强求一步到位,死守着一座城市。很多毕业生认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饭碗多、机会多,前途广,却没想到竞争机会的人更多。在目前大城市人才竞争惨烈的情况下,刚毕业的大学生很难获取好工作。因此,先去二线城市、内地城市工作几年以积累经验,然后“曲线进城”或许更为明智,也更能减轻时下巨大的就业压力。

    丁润萍认为,基于职业技能、自身素质等原因,不是每个人刚毕业就适合到大城市发展。毕业生们首先对自身要有个全面的认识,自己是不是有非去不可的理由?自身的素质是否能适应激烈的竞争?此外,对在大城市生存的艰辛要有个充分的估计和准备。

    针对部分毕业生把就业范围限定在某座城市的现象,安徽大学社会保障中心主任翟年祥指出,毕业生择业时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工作本身的要素(职业发展空间、工作环境),而不是地域。现代社会是以企业、单位为导向的。相比之下,对一个人更重要的通常都是工作单位。所以比较理性的态度,是看什么样的企业、什么样的单位适合自己,什么样的企业或单位给自己发展的机会。而有些适合自己的、成长性良好的企业并不一定就在京沪穗深等大城市。因此,毕业生们在择业时应首先理清自己的就业思路,是以职业为导向呢,还是大城市优先?